大學博物館組織(University Museums Group)和蘇格蘭大學博物館組織(Uiversity Museums in Scotland)聯(lián)合發(fā)表了一份報告,題為:《影響及參與:21世紀大學博物館》(Impact and Engagement: University museums for the 21st century)。
報告稱,最知名的四所大學博物館,牛津大學阿什莫爾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曼徹斯特大學博物館(Manchester Museum)、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博物館(Fitzsilliam Museum)以及格拉斯哥大學的亨特里安博物館(Hunterian Museum)“在其所屬領域都扮演著重要文化貢獻者”的角色。
許多展覽自19世紀早期以來就被利用于教學工作并且“形成了地質學及戲劇領域內多元的教學準則”。
如今,大學博物館常常成為高等院校“與青少年接觸的第一線”。正因如此,“它們扮演著激勵年輕人進一步學習以及跨越障礙進入高等學府的重要角色”。
這些博物館往往也是大學校園中“唯一或主要的”“學院與公眾互動的地方”。
英格蘭及蘇格蘭的大學博物館去年總計舉辦了200場展覽及3,500個公眾活動。造訪人數(shù)接近400萬人次??傆嫵^700門課程要求學生們從博物館的陳列品中學習相關內容。
英格蘭及威爾士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表示,大學博物館在支持科教工作方面取得巨大進步。委員會對博物館及藝廊的核心資助經費增加了179%,這意味著在過去5年里,逾2000萬英鎊經費被撥予該項事業(yè)。